银杏是遭逢距今2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巨大冰川毁灭性浩劫、现仅存1科1属1种而特产于中国的裸子植物,是现存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,有“金色活化石”之誉,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。
银杏树峻峭雄奇,刚劲挺拔,枝繁叶茂,生机勃发,华贵典雅,洒脱超然,颇有一种“冠切云之崔嵬,披明月兮佩宝璐”之古君子风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其为“历史的遗产”;德国古植物学家赛沃德赞誉为“历史的精华,永恒的标志,是人类难以想象的世界自然遗产,是解读大自然奥秘的里程碑”;我国现代文豪郭沫若先生由衷地赞颂道:“你这东方的圣者,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,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。”并真诚地呼唤:“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……”
银杏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具有深远影响。银杏已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。据文献记载,三国时期银杏已盛植江南。近年江苏省邳州市出土汉墓中的画像石刻就有银杏图案。中华民族先祖轩辕黄帝,复姓公孙,而银杏享有“公孙树”的美名。银杏类植物在距今一亿七千多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,分布遍及北半球,仅银杏属就有20多个种,是森林中的主角之一。第四纪冰川降临,欧洲、北美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银杏遇到灭顶之灾,惟有我国银杏幸免于难。现在世界上其它国家种植的银杏,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种的。银杏是长寿树,据2002年出版的《中国银杏》记载,中国拥有近30万株银杏古树名木,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,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见证,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,同时这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、经济建设、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资源。山东省莒县浮来山定林寺的“天下银杏第一树”,树龄3000多年,相传鲁公与莒子曾会盟于此树下。中国植物学会、中国银杏研究会的会徽都以银杏为标志。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湖北、辽宁等省有40多个市、县的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,把银杏定为市树、县树。银杏能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。长城内外,大江南北,不论平原、丘陵、海岛和山地,都能生长良好。银杏是集果用、叶用、材用、环保、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,综合效益十分显著,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。江苏泰兴、邳州,山东郯城,广西灵川,湖北随州、安陆,浙江长兴、诸暨等县市,均将银杏生产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,尝到甜头的农民高兴地称银杏树是“摇钱树”、“致富树”、“发财树”。
银杏种仁营养丰富,宋代即为贡品。现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国宴有用银杏种仁配制的菜肴。在既有宫廷佳肴之精、又有齐鲁珍馔之美的孔府菜中,就有古朴典雅、寓意深刻的“诗礼银杏”名菜。
以银杏作为中药治病,我国远远早于其它各国。元代吴瑞的《日用本草》,就对其药性、功效作了初步介绍;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对银杏的食疗有如下记载:“生食引疳解酒,熟食益人,熟食温肺益气,定喘嗽,缩小便,止白浊,生食降痰,消毒杀虫。”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即对银杏种核和叶片所含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。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银杏叶提取物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作用;80年代上海、湖北、山东、广东、浙江、贵州、河北等省市的制药厂相继开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药物,并投入市场,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。药物研究人员认为,银杏叶和银杏种核的基本功效主要有:一能扩张血管,改善血管的弹性和柔韧性,保护大脑和心肌细胞,帮助恢复和改善记忆功能,延缓肌体衰老,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;二对多种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;三能润泽肌肤,美容养颜。
上一篇:银杏文化丛谈
下一篇:蜜汁银杏